P2P平台强化自律 推出第三方证据托管
积极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。
例如,如果现在银行中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是100%,是否可以考虑把绿色贷款的权重降低至75%,将其他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提高至某一水平,使得总体风险权重保持不变。纳入抵押品范围后,表现较好、持有高质量绿色资产的银行可以向央行借到便宜的资金。
但中国还有几千万家企业都可以被碳市场的价格引导。建设到一定程度后,应该考虑把环境气候风险分析作为一项强制性监管要求。氢能作为一种储能方式,其实是清洁能源非常重要的板块,将经历爆发式增长。其他国家的这些例子说明,金融机构的碳足迹披露在技术上是可行的。据荷兰央行测算,11%的银行资产将面临较大的气候风险。
一些银行的再贷款项目有附加条件,中小企业的贷款必须占到50%以上,如果找不到足够的中小企业就无法发放绿色再贷款,约束条件过多。第三,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气候风险分析、前瞻性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。2015年,国发院对全世界130个国家构建了金融抑制指数,中国排到第14位,意味着即便市场化改革进行了40多年,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依然相对较多。
我相信,深圳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,但前提是金融发展得好。一般而言,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比较适合赶超型的经济。我在深圳调研,发现金融体系是在不断创新。间接融资虽然可以支持经济活动,但当不确定性上升时,就体现出直接融资的价值。
早期中国创新跟着亚洲四小龙学比较容易,因为中国的成本太低,市场太大。这一点是对过去传统金融体系革命性的变化。
专业的投资者就可以很好地分析风险。比如他做十个投资,有一两成功就可以共享回报,一个特别成功的投资,其回报可能达到几千倍、几万倍,这就更适合支持创新经济。这种做法控制的不良率要远远好于大银行,但问题是规模做不大,所以普惠金融很难发展。线上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问题,数字技术一落地,可以扩大规模、改善体验、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,甚至还可以控制风险。
正如前面提到的希克斯名言:工业革命要等待金融革命,如果金融上不去,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不可能的。这一点的前提是有会投资的专业人士,因此需要改变结构。另一方面是如何将理论应用到新的生产过程当中。金融可以支持很多经济活动,但是如果对于风险不能提前识别、合理处置,甚至遏止,金融风险早晚会爆发。
第二,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合,大力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。这客观来说这对于稳定金融有帮助,但不是长久之计,最终还是要靠监管。
中央一直提倡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,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,这在从要素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的经济转型过程当中至关重要。这是深圳已经在做的,也是将来全国在推动创新当中会发挥很大作用的方式。
银行和投资机构理论上可以为任何客户提供服务,前提是回报能覆盖风险。真正要让金融机构服务好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,前提就一条——市场化的风险定价。第一个特征是中国的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。外地企业到深圳投资有一定的条件,基金要在深圳注册,70%的投资应该是给深圳的企业。过去这几年,中国金融领域出现了很多风险,虽然都被控制住了,但给我们的重要教训是,改善金融监管变得非常迫切和至关重要。但是做股权投资,创投基金、天使基金、私募基金当中都有隐含的成分,失败时拿不回投资,风险较高,但是回报也较高。
第二个特征是中国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相对较多。现在的问题是,过去的一套基本上还在延续,但希望以后更多依靠监管解决。
当时我们邀请了网商银行、微众银行、新网银行的三位行长为IMF介绍如何在疫情期间提供金融服务。所以现在监管部门每年都出要求,不断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,但是最终效果从根本上来说没有扭转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
新产品、新流程、新业务模式都需要资金的支持。但这个金融体系有两个突出特征值得我们注意,与国际规范有很大不同。
但我们更要认识到,历史上的正确不等于永远的合宜,过去这套金融体系对支持要素投入型的经济增长好用,我们甚至可以不计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,但对未来的创新经济,恐怕就未必合用。道理上是好事,因为企业很困难,降低融资成本可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。今年5月底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总裁邀请我们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开了一次线上讨论会。为什么现在开始明显地出现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问题?我认为需要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来深入思考。
如果是股权投资,如果失败就收不回投资。我认为这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创新,而中国的第一家民营银行、第一家新型互联网银行就在深圳。
未来深圳还会继续发展,当然有很多挑战,创新会变得越来越难,因为我们越来越逼近国际技术的前沿。当时深圳认为创新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调,需要很多新的、有质量的创投企业,这就需要很多有质量的创投基金来吸引有质量的创投企业。
这对金融体系的要求变得非常不同,过去那一套政府干预较多、银行为主的体系已经明显变得不再那么有效,急需变革。中国的金融体系由银行主导,商业银行在企业外部融资中的贡献占到85%以上,而市场只贡献10%多一点。
深圳一直是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,但这并不意味着深圳政府是所谓的小政府,小政府是像香港政府那样,比较少参与经济活动。比如,股权投资特别适合为初创企业做投资,因为初创企业的业务并不稳定,如果银行给初创企业贷款,每个月都要还利息,一年以后还本金,产品一旦没有做成便无法归还,公司容易死亡。过去政府干预有各种理由,效果也不错,现在对效率损失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,所以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。这意味着中国的这套体系是以间接融资为主、银行为主。
深圳特区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经济创新的典范美国1978年、日本1981年、韩国1994年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,居民消费占GDP比例分别为60.5%、53.9%、51.8%,美国、日本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(消费倾向)分别为87%、79.2%,均明显高于我国2019年的38.8%和70.1%。
得益于四十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,2019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份额上升到17%,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超过30%,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,综合国力显著增强。习近平:《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》,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,2019年2月22日。
四是深度参与国际经济金融规则的完善与制定,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机制变革。三是适应能源资源转型发展需要,大力发展绿色金融。